当前位置: 首页  >  镇雄新闻


牢记使命 主动担当

2017-02-23 21:04     

本网讯(记者 吴长彬)2月23日,县委书记翟玉龙在参加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古坪上场坝代表团和尖山赤水源果珠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牢记使命,主动担当,汇聚发展合力,抓好产业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为决战全面脱贫、决胜全面小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会场一角

讨论会场内,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围绕脱贫攻坚、产业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内容踊跃发言。

翟玉龙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指出,我县脱贫攻坚最大的短板仍是产业建设。各地要结合报告,对照乡情、村情,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认真研究,抓好农业产业建设。产业建设不能贪大求全,无重点、无规模、无品牌,导致有“产”无“品”,有“产”无“业”,散而乱、杂而多。要集中发力,通过抓规划解决工作思路,抓示范解决工作方法,抓整合解决项目资金,抓落实解决空喊口号的问题,推动产业建设特色化、多元化、规模化、企业化、股权化和市场化。

翟玉龙说,产业建设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这里的“业”,当前对我县而言、对脱贫攻坚而言,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种养加”结合起来,严格按照三品一标的标准做出产品,拿到产品认证,最终培育出我们自己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朝阳产业、特色产业,最后形成“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翟玉龙指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品牌化销售,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各地要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找好定位,按“确定发展思路——建设产业基地——标准化生产——打造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建设好物流体系”的发展路径,抓好产业培育。基地是规模化的反映,要通过抓示范,把基地打造成产业发展的集中区、核心区、展示区、形象区和宣传区;农业品牌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要抓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论证工作;要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动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有效对接,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要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集中。

会场一角

讨论中,在谈到人居环境提升时,翟玉龙指出,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我县自然生态脆弱,人文生态更脆弱,导致贫穷落后成为我县的标签。工作中,在抓好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抓好人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宜居环境、厚植人文环境,打造生态环境良好、人文环境和谐、文化氛围浓厚的美丽新家园。

在谈到基层党建工作时,翟玉龙强调,党建工作要虚功实做,要抓支部、抓党员,抓党员意识强化,抓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要找准定位,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结合脱贫攻坚、产业建设、人居环境提升、“七改三清”、路域环境整治、人文生态建设等工作,抓活动、抓载体,通过党建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让党建工作由“后台”走上“前台”,真正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党建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翟玉龙指出,权力行使与责任担当紧密相连。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忠诚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要抓好“两学一做”,增强政治敏锐性,增强党性意识。只有天天学习,才能好好向上。要通过加强学习,增强履职能力,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

讨论中,针对有的代表提出的发展“农家乐”思路,翟玉龙说,“农家乐”不等于农家饭,不是简单的吃个农家饭、和朋友打打牌而已。如果没有当地农业特色、个性的东西,游客就无法“乐”起来。“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单位,以农业农村农事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农家乐”离不开“农”字,要在“农”字上做文章,保留农家特色;在“乐”字上下功夫,让游客体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发展“农家乐”要纳入体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充分挖掘和思考民间、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让游客真正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邀上好友到一处农家乐,吃农家菜、干农家活,重拾乡土梦想,才是“农家乐”的最终去向。

会场一角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讨论中,翟主龙引用这副古代勤政廉政的对联,与各位代表共勉,要求大家增强“四个意识”,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补齐发展短板上久久为功,在带领群众决战决胜全面小康上善作善为,带着感情和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县委常委、副县长、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副总队长古鑫,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鲁绍雄,副县长张启仙、黄杰参加以古坪上场坝代表团讨论。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候选人朱启田,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鲁绍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燕参加尖山赤水源果珠代表团讨论。

?

责编:温清华 审核:陈 鑫

县内新闻:

媒体镇雄: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