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镇雄新闻


谱写好镇雄大发展之雨河篇章

2017-02-24 16:46     

记者 王 毅

过去四年,对于镇雄而言是极不平凡的四年,对于雨河镇而言,更是飞速发展的四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抓住县委书记翟玉龙挂钩扶贫、省市县部门包村帮扶的历史性机遇,雨河镇干群一心,紧扣以脱贫攻坚为主的各项工作,真抓实干,努力打基础、抓示范、建产业、强党建,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尤其是昔日的贫困村寨乐利村,仅半年多的时间,便从一个脏乱差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整洁、住房漂亮、功能齐全、特色突出、宜居宜游的乐利新村,甚至变成了该区域脱贫攻坚的一个“样本”,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周边县区领导也纷纷前往学习“取经”。

脱贫攻坚是块硬骨头,各地都在拼命地抓,但效果不一。雨河镇却亮点频现,窍门究竟何在?

“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苦干实干……”当记者向他提出该问题时,县政协委员、雨河镇党委副书记沈承利如是说。

据沈承利介绍,在脱贫攻坚实施中,雨河镇的镇村干部全身心扑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抓事抓项目、抓人抓责任、抓细抓具体”,党员当先锋,干部做表率,敢拼敢干敢担当,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最终才换来了脱贫攻坚中一项又一项的成绩单。

“这些成绩还不够,雨河镇的各项工作还任重道远!”沈承利说,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按照县委、县政府绘制的新蓝图,谱写好镇雄大发展之雨河篇章。

该如何谱写好雨河篇章?沈承利说,一方面是高站位去为雨河的发展定位,把镇雄北部门户这张名片打造好。目前主要着眼于基础设施的改善、人居环境的提升、文化特色的挖掘释放、重要节点的打造。另一方面是做好产业文章。现在全镇最缺这个,也是最难突破的。但是,没有产业的支撑,脱贫攻坚就没有保障,建成小康、跨越发展都将是空话。

在产业建设方面,沈承利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说,雨河镇将在向其他地方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复活”“引进”“培育”等方式,创造性地打造具有雨河自己特色的产业。比如:原来种下去那么多核桃、板栗,没挂果,群众不假思索给砍掉是不可取的,要制止。同时,请技术人员给研究一下,是技术问题的,通过培训果农予以解决;是品种问题的,采取嫁接优良品种的方式,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这种做法叫做产业复活。另外,镇雄人在吃东西的时候,喜欢强调“本地的”,这个“本地的”词语就有商机。说明本地的农产品,受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无论口感、营养等方面都有它的长处。有人喜欢,就是一种需求。我们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在雨河发展现代农业,采取传统种植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引进冷库储藏技术,把这种“本地的”东西发展壮大,做成规模产业,利用现代技术收纳,逐步投放市场,让人们喜欢的镇雄“本地的”农产品挤占过去只能吃外地农产品的这部分市场。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又向外拓展市场,打开发展之门。这就是引进和培育。同时,我们将努力做好“白酒之乡”这篇文章,建立酒业园区,构建雨河酒的标准体系,做好“雨河大曲”这个品牌。有了这些产业基础,就会最大化地为雨河聚人气、扬名气,届时我们再依托山水环境优势,打出“康养小镇”的旅游牌,带动其他产业多轮驱动,雨河的发展就会真的进入健康稳定的快车道了。

?

责编:温清华 审核:吴长宽

县内新闻:

媒体镇雄: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