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镇雄新闻


生态发展  绿色古邦

2017-08-22 10:34     

记者 成忠绪 吴长彬

从东大门黑树镇到西大门花山乡,从南大门中屯镇到北大门罗坎镇,处处有美景,满眼皆绿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美丽、生态新镇雄目标,以低碳、环保、生态为内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不断优化区域空间格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让绿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24.4%提高到29.4%,林木绿化率达68.2%。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完成各项减排25.3万吨。

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定位,我县及时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生产力布局,定位全县发展战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通过打基础、建产业、抓培训、抓示范,打造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先行区;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产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构建“大开放、大流通、大发展”新格局,把镇雄建成云南内陆开放的前沿、云南连接川黔渝三省市的重要节点;主动融入引领发展,把镇雄建设成毕节试验区、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辐射交汇中心;立足富集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把镇雄打造成云南重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劳务经济发展示范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我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惠民,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经济林基地建设等工作,构建绿色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截止目前,完成退耕还林30余万亩,建成核桃、竹子、木漆、板栗125.5万亩,农村义务植树50万株,完成“四旁”绿化661606株,让绿色进城、上路、下乡、驻村,为群众打造出开门见绿的宜居环境。同时,大力发展多样性绿色生态农业,造优、造强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打造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25家,家庭农场达50个。

我县把重点企业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抓好污染物排放监管,确保重点企业达标排放。近年来,环保部门排查、清理、检查企业2400多家次,挂牌督办企业4家,约谈企业50家,责令整改企业120多家次,实施处罚100余家,关停水晶加工小作坊171家,关闭取缔非法小企业40多家,移送公安机关3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县结合“四城同创”和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完善公共服务,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通过“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加快老城改造,建设文明卫生县城;把“七改三清”与脱贫攻坚、集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四旁”绿化以及路域环境整治相结合,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实现了城乡环境全面改观。

我县投入资金4.33亿元,打通断头路5条,改造提升和新建市政道路6条,黑化道路10万平方米,硬化背街背巷107条7.3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4200户50万平方米,拆除公产房20万平方米、违法违章建筑486宗,腾出县城中心区域空地8493平方米,新建停车场7个、广场1个,新增绿地面积6884.5平方米。项目乡镇“一水两污”建设全面启动,累计建设新农村示范点700余个。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生态村150个、绿色学校24所,2016年5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通过省级审查,2017年拟创7个省级生态乡镇现已通过市环保局专家审查。

乌峰耸翠,赤水欢歌。今天的镇雄,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

责编:温清华 审核:陈 鑫

县内新闻:

媒体镇雄:

专题报道: